您所在的位置: 水务博物馆供排水史记
水缘春秋连载之四白沙河水源地
发布时间:2015/2/4  千亿体育平台-官网首页:69420次  字号:   双击自动滚屏

/韩绍江

现坐落在白沙河畔,仙山路旁的青岛中法海润供水有限公司仙家寨新水厂,它的前身是中华民国八年(1919年)开建,1920年竣工送水,拥有九十五年历史的——白沙河水源地。

这座水厂,1920年至1956年厂名为“白沙河水源地”;1956年至1990年厂名为自来水公司“第二送水厂”;199035日至199398日厂名为“白沙河水厂北厂”;199398日命名为“仙家寨水厂”;20027月企业改制,定名为“青岛中法海润供水有限公司仙家寨新水厂”。

    建国前白沙河水源地的兴建和扩充

 在青岛一百多年的城市供水史上,建国前的五十年中,德国人统治时期,兴建了海泊河水源地、李村河水源地;日本人占领时期,兴建了白沙河水源地、黄埠水源地。其中,白沙河水源地的兴建是日本人对青岛进行政治统治和经济掠夺的历史缩影。

民国9年,日占时期建的德式白沙河水源地老蒸汽机泵房和图纸

《胶澳志》在建置·水道篇中写道:“日人据青岛后,积极发展,预知用水必日渐增加,非辟一大水源地不可”。经调查探知:白沙河发源于崂山主峰,由东向西穿过九水、北宅,经夏庄、流亭、赵村,汇入胶州湾。河道全长28公里,流域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河床含沙较厚,水量充足,在女姑铁路和仙家寨村的河道下游建立水厂是 最好的选择。

建厂的详情,赵琪在《胶澳志》中讲:“民国七年(1918年)十一月间,欧战停止,铁价渐落乃益于制作铁管及各种机械,厂区选定白沙河左岸长约二百二十米达,面积约七万二千米达”。在河底打水井27眼,汇集到集合井取水,建蒸汽机唧筒室一座,锅炉直径七英尺,长二十八英尺,汽机三台横置复动式,日送水4000立方米,由内径400毫米,长11.2公里的输水管道,将消毒后的地下水送至李村河水源地(闫家山水源地水池),中途加压送至贮水山。“水源地工程民国八年四月开工,九年(1920年)三月完全俊事,共支出经费金银两项达百万两”。与工程配套的蓄水4000立方米的贮水山西水池,也于1922年告成。

19141922年,日本取代德国统治时期,为了力图掠夺山东的煤炭和棉纱资源,日本人兴建了四方发电厂和白沙河水源地,市区的版图沿胶济线向四方和沧口延伸,日商纱厂大举进军青岛。从1916年开始先后建立了内外棉、大康、宝来、钟渊、隆兴和富士六大纱厂,总投资额达数千万元。

1922年,北洋政府从日本人手中收回青岛,其上水机构仍称“水道事务所”,隶属胶澳商埠办公署。1924年改水道局,直属市府管理。1929年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将青岛列为特别市,直属南京国民政府管理。为扩充水源,白沙河水源地又在厂西辟建新厂,新建钢筋混凝土大口井五眼,砖井五眼,集合井一眼,新建机室一栋,供水管由一条内径350毫米铸铁水管连接东厂输水干管,日供水量3500立方米,工程于1930年竣工通水。因新水厂位于老厂以西,又称白沙河水源地西厂。

现存放在自来水集团公司档案室中有一块民国十九年,青岛特别市市长葛敬恩为白沙河水源地西厂兴建奠基的基石,这就是白沙河水源地从民国八年(1919年)开始筹建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不断扩建完善的历史见证。

《青岛市政要览》民国二十六年六月号中记载道:“该水源地东西两厂一日最大送水量(送至蒙古路升水机室时)可达一万零数百吨”。白沙河水源地自建成起,就与海泊河水源地、李村河水源地、黄埠水源地一道构成建国前青岛供水史上的主动脉。

               

                        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时期建的白沙河水源地西厂老泵房、民国十九年青岛特别市市长葛敬恩为建白沙河新水厂奠基石

建国后第二送水厂的扩建与转型

194962是青岛解放纪念日,提前两天的531日,解放军的先头部队攻占和接管了市郊流亭一带。在2012年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我们采集到封存多年的历史资料,首次发现民国38年(1949年)531日白沙河水源地生产日志。在“记事摘要”一栏,当班职工这样记录:“午前920分,线路中断全部停机。本厂解放后军管委员会孙代表(孙学之)及王主任、刘组长来厂接管”,解放了的白沙河水源地第一次真正回到人民的怀抱。

1956818企业改制,原青岛自来水厂改为青岛市自来水公司,唐国瑞被任命为第一任公司经理(企业首长)。白沙河水源地改名:自来水公司第二送水厂,到文革之前二水厂一直是青岛市主供水单位之一。

1968年,青岛市遭遇40年未有的大旱,工业用水和城市居民用水告急,三条主河断流,崂山水库存水只有458万立方米。青岛市革命委员会报请省委,经研究决定,进行大沽河开渠引水工程,紧急成立引水工程前线指挥部。引水工程的方案是:从即墨岔河,设拦水闸,开挖明渠将大沽河上游尹府水库、产芝水库的沽河水引到第二送水厂净化。工程从196812月开工,经全市工矿企业十万职工承包到厂、分段包干,经四十余天义务劳动,共开挖岔河—洪江河—南泉—二水厂20.73公里输水明渠,挖掘土石方30多万方,大沽河第一期引水工程于19693月份完工,暂时解决了水荒的燃眉之急。

第二送水厂原是一座处理地下井群水的送水厂,为适应大沽河地表水的净化,水厂内部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新建改造。总体上是按照一个流量设计,新建直径7.5米集合井一眼,投剂室一座,反应池、平流沉淀池、虹吸滤池、1710立方米的清水池各一组座,新扩建一、二级泵房、化验室、3600KVA变电所各一座。

一期工程1969310日完工运行送水,11日送水8.5万吨,12日送水9.1万吨,解救了因崂山水库无水可送之急。在施工中正值文化大革命,由于天气和质量问题,运行没几天造成平流沉淀池一组渗漏,不得不采取临时补救措施维持运行。并于1973年拆除平流沉淀池一侧,在其上部改建半个流量的斜管沉淀池。1968年大沽河一期引水工程的上马,使第二送水厂由一个生产处理地下水的水源地,转型为以处理地表水为主,井群水为辅的综合类净水厂,在自来水公司内部一跃成为最大的净水厂。

        

                                 1986年,军民共建单位北航十五团为厂空拍的二水厂厂区鸟瞰图和省级文明单位牌

1977年青岛地区又出现严重干旱,青岛市政府成立了大沽河引水工程指挥部,在即墨市移风镇轰轰烈烈地进行大规模的大沽河二期引水工程。为配合工程,第二送水厂又改扩建一、二级泵房,新建加药间一栋,圆型加速澄清池四座,新建滤池一座,125.5平方米锅炉房一座,新建办公区和宿舍各一座,在送水工艺上,增设水厂至楼山水池,输水管道6.8公里,整个工程于1980年完工。

1968年,1977年的大沽河一、二期工程由于工程不配套,所以未达到设计要求,影响了设备能力的发挥,后经市计划委员会、城市建设委员会批准,19875月开始实施2.5个流量的配套工程。主要建设项目是:新建0.5立方米/秒,容量为2438.4立方米的网格反应沉淀池一座,规模为0.21立方米/秒,容量为6998.7立方米虹吸滤池一座,容量2000立方米清水池2座,建筑面积357立方米、规格1.5立方米/秒的二级泵房一座,1310.4平方米配电间一座,容量96.3立方米管道集合井1眼,敷设厂内工艺管道698.3米。19886月竣工,净水供水量由原来的16.23万立方米提高到21.6万立方米的设计能力。

经过配套工程的完善,第二送水厂的日供水量担负起全市80%的用水量的重担,其净水方式和工艺门艺在全国独树一帜。处理的水源有井群水、崂山水库水、大沽河水,后期包括黄河水;净水设施有:平流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机械加速澄清池;提水的方式有:一级提水,二级提水,三泵送水,四泵输送大沽河余水向崂山水库倒灌蓄存。其净水工艺齐全,在全国实属罕见。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第二送水厂是青岛市首批文明单位,是本系统第一个全市文明单位标兵,是自来水公司唯一的一个省级文明单位。在党建、军民共建、绿化、抗洪抢险等多方面荣获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先进称号。

仙家寨水厂的合并与发展期

19891212列入国家重点项目的引黄济青供水工程及新水厂胜利完工,并正式供水。这座日供水设计能力36万吨的引黄济青新厂的建成,标志着多少年来,困扰青岛发展的城市用水问题基本解决。

引黄济青新水厂相邻于二水厂南侧,一级提水的增压泵房还是在拆除原白沙河水源地西厂泵房的遗址上兴建的。由于供水和管理的需求,上级主管部门作出决定:两座水厂合并,厂名为“自来水公司白沙河水厂”。新厂称为南厂,老二厂称为北厂,199035日正式成立,合并后的总厂职工五百多名,分厂各设厂部,党支部。白沙河水厂成为全市供水的主命脉,在两个文明建设中,1992年被山东省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

            

                                                                                  1990年,白沙河水厂组建后,总厂、南北厂领导合影

历史就是那样分而必合,合而必分。为了便于生产管理,19939月份,上级决定实行南北分厂而治。南厂使用白沙河水厂厂名,北厂重新命名为“自来水公司仙家寨水厂”。98日建厂成立大会的纪念册和挂牌庆典的影像资料已成为历史,被水务博物馆留档。

   

199398日,仙家寨水厂成立时挂牌照与纪念册、厂区门头

根据青岛市城市供水“九五”规划要求,至2000年应达到64.6万立方米的日供水目标。1999年经测算,全市综合供水仅为54.51万立方米,缺口达10万立方米。经专家论证后,报请国家计委批准立项,仙家寨水厂要分二期进行工程改造。一期工程总投资2.87亿元,19991225日破土动工,一期工程设计日供水能力18.3万立方米,采用絮凝—沉淀—过滤处理的净水工艺。絮凝采用折板,沉淀采用平流,滤池采用V型均质滤料,冲洗采用汽水混合反冲洗工艺。除净水工艺按18.3万立方米施工外,其它工艺按36.6万立方米的日常生产能力及规模进行建设。一期工程2001628日仙家寨新水厂竣工通水。

     

  中法海润供水有限公司仙家寨新水厂奠基、竣工、门头

20027月,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公司以白沙河水厂、仙家寨新水厂的资产作为投资,与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青岛中法海润供水有限公司,资产结构和管理模式从而发生新的变化。

仙家寨新水厂二期工程设计日供水能力仍为18.3万立方米。2004128日奠基,200551日正式开工,2006630日工程全部竣工投入运行。为完善工程的配套,2006年又新建成日处理72.6立方米/天的排泥水处理系统,将两个厂排出的泥水浓缩,经脱水处理后外运填埋,满足了城市环保的要求。

我从1982年由公司调至二水厂工作,至1995年调出,自认为比较熟悉厂区工艺流程,但有一件事让我茫然:2012年退休返聘后的我带着几位青岛历史、文博专家,参观了相隔17年未见的老家,当看到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新水厂展现在我的面前,感到一切都变了!我所熟悉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全都换了!日本人建的德式老机室,民国十九年建的老西厂泵房,建国后辟建的井群构筑物,大沽河一至四期所建工程设施……一切都没了!只有老二厂派出所后边那棵青岛备案受保护的古树还亭亭玉立,好似诉说着仙家寨水厂的巨变。

虽然我为失去九十多年来水厂的历史遗存而惋惜,但对现在生产无人值守的仙家寨新水厂,并通过PH仪、浊度仪、温度仪、氨氯仪、游动电流仪、余氯分析仪进行控制和全部自动化调度而感叹!站在这片曾经叫过白沙河水源地、自来水第二送水厂、白沙河水厂北厂、仙家寨水厂的土地上,我为它过去的厚重历史而眷恋,更为它现在和将来的辉煌而自豪。(图片提供/韩绍江)